可绿文学

可绿文学>大魏读书人 > 第一百四十三章:三大好处,商会震惊,朝堂之争,激烈无比(第8页)

第一百四十三章:三大好处,商会震惊,朝堂之争,激烈无比(第8页)

    这个制度出来,许清宵也很好奇,能给大魏带来多少银两。

    保守估计一下,五万万两应该是有的。

    一品官员设六个,但自己要算一个位置,张如会也要算一个位置,所以只有四个位置,肯定会有人观望,一口气拿出一万万两,也不是一笔小数目。

    得给八大商会时间想一想。

    所以许清宵暂时得到一个五万万两的数目,当然这是保守估计,至于到底如何,就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制定完计划后。

    许清宵不由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这第二刀已经形成了,现在就看这帮商人跳不跳了。

    只要超过五成的商人跳进来了,那主动权就在自己手中,要是没跳进来,就有些尴尬。

    至于文武百官,许清宵也的确有对策。

    只是得看这个事情,明日能不能通过。

    也就在此时。

    一则消息,也传遍了整个大魏京都。

    户部发布公告,因推动水车工程,缺大量钱财,需京都商贩捐赠银两。

    公告发布不到一个时辰,陆陆续续有人捐赠,最高二百两,最低一文钱,然而就在此时,富商张如会。

    捐赠一千万两白银的事情,顿时引爆了整个大魏京都。

    没人会想到,张如会居然捐赠一千万两,甚至户部上上下下都傻眼了,他们发布公告时还在好奇。

    最高会有人捐赠多少银两,大部分猜测是一万两白银。

    可没想到的是,张如会竟然捐赠一千万两,连户部尚书顾言都惊动了,确定此事之后,大肆赞扬张如会爱国。

    要为张如会写奏折禀告圣上,而张如会令人写的文章,也慷慨激昂,京都百姓们纷纷谈论此事。

    到处都是夸赞张如会爱国为民,身为商人,没有逐利,在国家需要的时候,挺身而出,捐赠一千万两白银。

    这如何不让百姓们夸赞张如会是个好商一时之间,可谓是名声大噪。

    而对于大魏其他商人来说,所有商人都猜不透张如会这是在做什么,只觉得张如会脑子有问题。

    哪怕是八大商再得知消息后,一时之间,也琢磨不透张如会这是要做什么。

    一千万两白银啊,张氏商会一年的收入,这又不是张如会一个人的钱财银两,其他掌柜要不要分钱

    白白花出一千万两,有什么作用就为了博取一个好名声吗

    这不应该啊,随便去灾区施粥也能捞到不错的名声,何必这般

    他们想不通,大魏的权贵们也想不明白,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,这个张如会脑子有问题。

    就如此,一直到了卯时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