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当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时,突然又出现了一个新情况。
“陛下!”
广闻司的人急报,“发现有人在仿造我们的商标!”
“在哪里?”
“在埃及……”
朱瞻基眉头一皱:“查!给我严查!”
经过调查才知道:有些当地商人看到大明商品很受欢迎,就开始仿造。
他们用劣质货冒充大明的商品,赚取暴利。
“岂有此理!”
朱瞻基大怒,“这是在砸我们的招牌!”
立即下令:“第一,严查假货。第二,通报各商站,警惕仿冒品。第三,在商品上加入特殊标记,让人一眼就能分辨真假。”
这些措施很快就见效了。
那些造假的商人被抓了不少,假货也从市场上消失了。
但朱瞻基知道,光靠打击还不够。
“王爱卿,”
他对王守仁说,“是时候建立一个商业仲裁机构了。”
“什么机构?”
“就是专门处理商业纠纷的。”
朱瞻基说,“各地有了矛盾,都来这里评判。这样才能服众。”
很快,第一个商业仲裁所就在满剌加建立了。
各地商人有了纠纷,都来这里解决。
“好!”
商人们都说,“现在做生意更有保障了!”
“您知道现在欧洲人都在说什么吗?”
“说什么?”
“他们说大明商品是最好的!连那些王公贵族,都以用大明货为荣……”
朱瞻基听得很满意:“好!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输出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