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其次是管理问题。海外事务越来越复杂,需要更完善的制度。”
朱瞻基早就预料到这些问题。
他胸有成竹地说:“我已经想好了对策。”
第一,扩大教育投入。除了航海学堂,还要办综合性海事大学,培养各类人才。
第二,完善制度建设。制定详细的海事法规,理顺管理体制。
第三,创新融资方式。允许民间资本参与,建立海外投资基金。
第四,深化改革开放。进一步放宽政策,鼓励创新创业。
“最重要的是,”
他强调,“要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。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。”
就在这时,又有捷报传来:漳州船厂建造的新型远洋商船试航成功,各项性能都超过预期。
“太好了!”
朱瞻基说,“这说明我们的技术创新走在正确的道路上。”
他立即下令:加快新船建造,更新现有船队。要让大明的船队始终保持技术领先。
“对了,”
他突然想起一事,“让王小虎他们把这次远航的经历整理成教材。要让更多人了解海洋、热爱海洋。”
傍晚时分,朱瞻基在御书房召见了几位重臣,商议未来发展大计。
“诸位,”
他说,“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。”
他展开一幅新绘制的世界地图,手指在上轻敲:“你们看,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。谁能掌握海上贸易,谁就能掌握未来。”
“所以,”
他继续说,“要让大明真正成为海上强国,引领世界潮流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