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边余氏母女正在商议对策,另一边何夕染和绿荫正在屋里忙着收拾东西。
那两匹暗花缎,何夕染只让绿荫抱着去老太太院里晃了一圈,并没有真的交给刘妈妈裁剪缝制。
不过,这一圈可没白晃。
先是温玉娇见了,没多久,就带了余氏过来送衣料和首饰。
之后老太太瞧见,也叫人开了库房,拿了不少好东西来。
此刻何夕染的屋里,堆满了布料首饰,还有几样贵重的摆件,甚至还有一个崭新的楠木书柜。
全都是何夕染从前没有的好东西。
“姑娘,大房二房和老太太送来的这些东西,怕是值三四百两呢!”绿荫一番默默算计之后,兴奋地开口。
这么多的好东西,比姑娘十年来在温家得的还要多。
何夕染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高兴。
几百两银子,与何家的二十万两家产相比,又算得了什么?
她轻声对绿荫说道,“书柜就摆在这里,其余全都收起来,一样也不要动,晚几日兴许还要还回去的。”
绿荫立时瞪大了眼:“还回去!凭什么?姑娘,这可都是他们自愿送来的,不是咱们偷的抢的!”
何夕染看着她,眸色幽深,“放心,还回去,是为了讨回来更多。”
主仆二人将布料首饰和摆件一样一样收起来,又把原本堆放在榻边和窗台边的许多书籍整齐地放进书柜里。
何夕染屋里的书是真的多。
温家一心仕途,府里是请了先生的,虽主要是为了哥儿们,但对姑娘们也没放松。
温家姑娘幼时也都是要跟着读书识字的,以便将来有机会嫁入高门。
原本老太太说心疼何夕染读书要早起,让她不必跟着去,是何夕染自己坚持要去,才算跟着读了三年书。
三年而已,与她一道儿读书的大姑娘温宛岚和二姑娘温玉娇,不过是识得一些字,背得一些诗词,而她,却是真的爱上了读书写字。
每月二两的月钱,除了节省下来的,其余大半都买了书和笔墨纸砚。
多年下来,屋子里都快成半个书房了。
刚刚将一切整理妥当,温玉娇又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