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
年寒窗终赴考
方君逸放下手中的毛笔,揉了揉酸痛的手腕。
窗外已是深夜,油灯快要燃尽,昏黄的光线在桌案上跳动着。这张破旧的书桌,陪伴他走过了整整十年的寒窗岁月。
明日便要启程赴京赶考,十年苦读,就为了这一朝功名。
君逸兄,还在用功
江墨轩推门而入,手中提着一壶温酒,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。这位同窗好友出身富贵,却从不因门第高低而轻视于他,十年来两人情同手足。
墨轩兄来得正好,我正想与你商量明日行程。方君逸起身相迎。
江墨轩将酒壶放在桌上,倒了两杯,明日卯时出发,午时便可到达京城。我已在状元楼订了上房,咱们兄弟二人同住,也好相互照应。
如此甚好。方君逸端起酒杯,十年同窗,明日同行赶考,此番若能同登金榜,岂不是佳话一桩
江墨轩眼中闪过一丝异色,转瞬即逝,君逸兄天资聪颖,必然高中无疑。倒是愚弟资质平庸,恐怕要辜负家父期望了。
墨轩兄太过谦逊。你文章向来工整,诗词也颇有见地,此次必然能够金榜题名。
两人相视而笑,一饮而尽。
酒过三巡,江墨轩似是无意地问道:君逸兄,你可听说过江南才子李文渊
自然听过,此人三年前便已中举,如今在翰林院任职,年纪轻轻便声名鹊起。
此人便是我的表兄。江墨轩压低声音,他曾暗示,若我此次能够高中,便可入翰林院做事。
方君逸点头道:墨轩兄有此良机,当真是前程似锦。
不瞒君逸兄,表兄还提及,考试时若遇到难题,可暗中求助。毕竟考官中也有他的故交好友。江墨轩的声音更加低沉。
方君逸皱眉道:此话何意科举乃国之大事,岂能有丝毫作弊
君逸兄多虑了。江墨轩摆手道,不过是在规则允许范围内,稍作变通罢了。再者,你我同窗十年,若我有幸得中,必然不会忘记兄弟情分。
方君逸沉默片刻,缓缓摇头:功名富贵若非正途所得,便如空中楼阁,终有倾塌之日。我宁可落榜,也不愿行此不义之事。
江墨轩脸色微变,但很快恢复常态,君逸兄高风亮节,愚弟佩服。既如此,便当我今夜酒后胡言,君逸兄切莫往心里去。
墨轩兄言重了。方君逸端起酒杯,来,为明日赶考干杯。
夜色渐深,江墨轩告辞离去。方君逸送他到门口,看着好友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,心中隐隐有些不安。
回到房中,方君逸重新点燃油灯,取出文房四宝,准备再写几篇文章练手。却发现砚台中的墨汁已经干涸,只好重新研墨。
就在他低头研墨时,忽然发现桌案上多了一张纸条。纸条被压在酒杯下面,刚才江墨轩离开时必然留下的。
方君逸展开纸条,上面写着几行小字:
明日考试,题目已定。第一场策论题为论治国安民之道,第二场诗赋题为春日京城,第三场经义题出自《论语》学而时习之一章。君逸兄若有意,明日客栈相见时给个眼色即可。
方君逸看完纸条,脸色铁青。他没想到江墨轩竟然真的能够提前得知考题,更没想到对方会如此大胆地邀请自己一同作弊。
这张纸条就是铁证,证明江墨轩确实有门路可以提前获知考题。而这样的行为,无疑是对科举制度的亵渎,更是对那些寒窗苦读学子的不公。
方君逸将纸条收好,心中已有决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