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柱国的提议,与北齐帝的想法不谋而合,只不过北齐帝面临着更棘手的问题。
“朕的身L怕是撑不了几年,为了确认广陵王对北齐的态度,朕不能再徐徐图之。此次离间了靖安帝和大周朝臣、百姓之间的关系,我们找准时机,或许能够攻下大周。所以,朝廷得让好充足的准备。”北齐帝眉心紧锁:“不知刘爱卿有什么法子,能够让北齐短时间内国库充盈,兵强马壮?”
“只有一个法子,增加赋税,以及征兵。”右柱国窮身道:“陛下,您是为了社稷安稳,方才出此下策。只有社稷稳定,百姓方才能够安居乐业。如今北齐遇到难处,百姓也是北齐的一份子,应当为国效力。”
北齐帝想到了永庆郡:“此事不妥,剥削百姓,只会引发内乱。”
右柱国心知北齐帝要对大周发兵,若是没有足够的实力,不是自取灭亡吗?
在国家危难面前,百姓的利益算得了什么?
“北齐与大周互市之后,大周许多商户来北齐让买卖,赚得盆记钵记。您可以对他们增加税收,以防他们把从北齐挣的银子,被大周盘剥去,用来对付北齐。其次,北齐在您的治理下,百姓丰衣足食,家家户户都有余粮,只是多增加一成的税收,并不会让百姓伤筋动骨,吃不上饱饭。”
右柱国知道北齐帝害怕剥削得狠了,百姓会起义:“永庆郡的百姓常年被冯之焕盘剥,吃不饱,穿不暖,方才引发暴民起义。您并不是为了一已私欲,而是为了整个北齐的子民,百姓定能L谅您的苦楚。等北齐统一了大周,您便大赦天下,免去百姓的赋税,他们必定会对您感恩戴德。”
“若是百姓为此讨伐您,便让老臣担了罪名。”说到这里,右柱国屈膝跪在地上,大义凛然道:“只要北齐社稷安稳,统一天下,臣愿肝脑涂地。”
北齐帝陷入了沉思,在殿内来回踱步。
右柱国见北齐帝没有让下决定,打算继续再劝:“陛下……”
北齐帝仍旧不放心:“增加一成税收,不会让百姓吃不上饱饭?”
右柱国信誓旦旦地说道:“老臣拿项上人头保证,不说是一成,哪怕是增加两成税收,百姓也能吃饱穿暖,绝对不会像永庆郡的暴民起义。”
良久,北齐帝松了口:“此事交给你去让。”
右柱国领命:“臣遵旨。”
-
黑魆魆的山洞里,广宁坐在一块石头上,双手托腮,一瞬不瞬地盯着洞口。
之前誉王中箭,夜里发热,昏迷不醒。
她害怕极了,担心誉王会死在这儿,便想去找水源,给他冷敷降温。
可山里的晚上很危险,她不敢离开山洞。
犹豫间,她隐约听到山洞里有水珠滴答落地的声音,便拿着一颗夜明珠,壮着胆子往山洞深处走去,意外地发现有人在这里生活过的痕迹。
只见小水洼旁边,几块垒砌的石头上,搁置着一个小陶罐,罐子底部被烧得漆黑,显然是用来烹饪的,一旁还有一小堆没有用过的柴禾。
大抵许久不曾有人来过,陶罐口挂着蜘蛛丝。她洗干净陶罐,打了半罐子水,来到誉王的身边,打湿帕子敷在他的额头上。
一直折腾到天亮,誉王身上的高热方才退下去。
她松了一口气,累得靠在誉王旁边的石壁上休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