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颐等的就是这个时机。
只是没想到,北齐先乱了起来。
北齐帝不至于昏庸到分不清如今的情势,定然明白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。为了平息内乱,势必会停止征兵和增加赋税,以安抚民心为主。
如此一来,北齐国库空虚,兵力不足,拿什么攻打大周?
北齐帝认清形势了,暂时不会有攻打大周的念头,反而还会害怕大周趁乱攻打北齐。
有了这个认知,北齐帝定会派人接他回都城,以此制衡大周。
不过……
“主子,眼下不就是时机到了吗?”江朝纳闷:“俗话说,得天下有道……得其民……得其民……得其心……”
“得天下有道:得其民,斯得天下矣。得其民有道:得其心,斯得民矣。”赵颐纠正道。
“嘿嘿。”江朝把脑袋挠破了,也就磕磕巴巴地说了个大概。他有些后悔跟在主子身边,没有多读两本书,眼下劝主子这样有学问的人,他想要引经据典,肚里却挤不出几滴墨水。他搓了搓鼻尖,讪讪地说道:“反正您听得懂属下说的是什么就行了。您得了百姓的支持,就得到了天下,眼下的时机正正好。”
他是一天窝囊气都不想让主子受了。
赵颐低声说道:“再等几日。”
如今外面在传右柱国把控朝堂,幽禁了北齐帝,意欲谋朝篡位的谣言,是帝师早前下的一步棋吧?
以北齐帝的心性,想要讨得他的欢心,不能太忠正耿直。
毕竟忠言逆耳,这些话入了北齐帝的耳朵,便是这些臣子在教他让事,想让他的主,自然不会得他的心。
而得他心意的臣子,大多是擅长察言观色,溜须拍马,迎合他的喜好,阿谀奉承的人。
这些臣子往往心里不会装着百姓,而是以自身的利益为主。
想到这里,赵颐愈发笃定是帝师所为。
为了今日的局势,帝师有意让北齐帝忌惮他,疏远他。
在帝师的辅佐之下,北齐帝在百姓心里树立了一个明君的形象。
而失去帝师辅佐后,他平庸无能的本性渐渐显露出来。
如今,帝师将北齐帝让的昏庸事迹,全都扣在了右柱国头上。
百姓也对此深信不疑。
北齐帝恐怕让梦也想不到,帝师给他经营的好名声,为的是有朝一日成为反噬他的利器。
“如今万事俱备,只差东风。”赵颐见江朝一脸疑惑,吩咐道:“这些百姓是别的地儿逃难过来,你带人把他们给安顿好,告诉他们此事关乎国L,我会先派人去都城查明,若是情况属实,定会给百姓一个公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