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镇上,李家台子的社员们,出手就是买买买。
辛苦了一年,这时候不花钱,还等什么呢。
看着李家台子的人各种显摆,其他村的社员,一个个就像是掉进了醋缸,那滋味儿,别提多难受了。
张丽梅的馄饨摊子前,此刻坐着的都是李家台子来镇上赶集的人。
有钱,吃得起!
“大叔,您是李家台子的?”
“是啊?”
“咋没看见你们村的李天明?”
听张丽梅提起李天明,老汉立刻来了精神。
“姑娘,你认得天明?”
“我们是初中同学。”
“哦,天明媳妇儿怀着孕呢,这天寒地冻的,肯定在家陪着媳妇儿呢。”
接着老汉便打开了话匣子,把李天明好一顿夸,其他人也纷纷附和。
李天明的好些事,张丽梅也都听说了。
可当人们提及李天明是如何疼媳妇的时候,张丽梅的心里不禁生出了异样。
去年也是这个日子,李天明带着还没过门的宋晓雨来镇上赶集。
当时,张丽梅还曾见过,白白净净,漂漂亮亮的一个姑娘。
没想到,一年没见,两人非但结了婚,还有了孩子。
那姑娘……
日子一定过得很舒心吧!
再想想自己,刚结婚不到一年丈夫就死了,留下一个痴傻的儿子。
往后的日子,张丽梅只是想想,都觉得浑身没了力气。
众人还在说着李天明的好,却没注意到张丽梅心不在焉的,根本没留心听。
还有一个多礼拜就要过年了,所有人都为了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日子,忙活了起来。
往年不到大年三十,家家户户都不敢走油,生怕被人给闻见。
今年不一样,口袋比去年更充裕了,根本不用担心提前亮了家底,招人眼红。
从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开始,空气中便始终飘荡着一股子油腻腻的味道。
炸鱼、炸丸子、炸酥肉……
看着围着灶台不停跑来跑去的孩子,听着那发自内心欢快的笑。
人们突然感觉,GC主义,或许真的不远了。
一转眼的工夫,祭过祖,就到了大年三十。